中安效能网欢迎您! 效能热线:96980

打好文化旅游牌 决胜脱贫攻坚战——

六安市金安区杨公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柏松同志先进事迹

2023-06-02 15:51 来源:中安效能 收藏 打印

  2017年4月,经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柏松被选派为第七批帮扶干部,任六安市金安区翁墩乡杨公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在驻村工作近四年的时间里,柏松同志以文旅扶贫为突破口,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扶贫工作中,实现了杨公村文旅新发展、经济新提升。2017年实现贫困村出列,2019年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0.15%,村集体经济由2014年的0元,增长到2019年的18.3万元。杨公村先后获金安区扶贫开发工作先进村、翁墩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村、文明建设先进村等荣誉。柏松同志于2018年分别被六安市金安区和翁墩乡评为“优秀驻村扶贫干部”,2019年,被评为安徽省属单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7、2018、2019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任期考核为优秀等次。

  夯实战斗堡垒,抓好党建“火车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柏松同志作为村第一书记,坚决做到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

  抓班子。“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柏松同志到村工作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强杨公村党组织建设,切实做到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认真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对村民组长、扶贫组长进行了补充调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扎实苦干,有力地推动了杨公村脱贫攻坚工作和经济发展。

  六安市金安区杨公村新貌

  强队伍。他带头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委会和全体党员大会,利用党员活动日、农民夜校等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四联四帮”党员帮带活动,党员、大户、能人与贫困户结对帮扶。

  增活力。充分发挥党建凝聚人心、鼓舞干劲的作用,以农民文化乐园为主阵地,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党建活动。针对贫困户的思想动态和现实困难常走访、摸需求、听建议,在农民文化乐园定期开展书记讲党课、政策宣讲会等活动,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许多普通村民受到感染,也踊跃参与其中,现场气氛热烈。

  突出文旅特色,坚定扶贫“主心骨”

  作为文化旅游战线的扶贫工作者,柏松同志充分发挥文旅扶贫的励民、惠民、富民、安民作用,从解决农民文化乐园的建设用地问题,到筹划送戏下乡为群众扶志,他四处奔走、多方协调,为杨公村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强基固本富民业。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契机,抓好规划设计,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乡村旅游+产业扶贫”的亮点。刚到村里扶贫时,每到晚上杨公村一片黑暗,柏松带着“照亮全村”的想法,联系省文化和旅游厅,争取了25万元捐助,加上自筹2.6万元,自己联系厂家,在村道两旁安装了174盏路灯,全村被照亮的同时也为全体村民带去了光明与温暖。他根据杨公村特色,千方百计筹资10多万元帮扶村建设稻米小虾田特色产业扶贫基地,以“帮扶单位+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村经济发展。扶持两个种养殖大户发展稻田养虾项目200多亩,龙虾、稻米年均收益40余万元。厅系统干部职工自愿购买基地虾田大米2000余袋、30000多斤。建设瓜果采摘园、休闲垂钓园,推动乡村旅游。

  2020年1月9日柏松铲除村道路积雪

  以文化人惠民心。柏松同志主动联系文化系统演出团体,把形式多样的节目请到村里,突出宣传党的政策,介绍脱贫致富经验,激励村民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起到了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积极探索“种”文化模式,先后组建村民腰鼓队、广场舞队、民乐小乐队,采取“专家+文艺骨干+群众”的培训方式,发挥文化志愿者及文化系统文艺辅导功能,创作出10余个扶贫题材的原创节目,并在村活动中演出,深受农民欢迎。

  移风易俗清民风。柏松同志刚到村里时,发现红白喜事份子钱负担重,不少村民都表示无法承受。他结合乡里治理迷信、治理赌博等行动,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评选杨公村“文明家庭”,破除陈规陋习,用文化启智。一次,在与村里老戏迷谈话中得知,村民对庐剧非常喜爱,他主动联系皖西庐剧国家级传承人武克英老师,并邀请她到杨公村给老戏迷们讲述庐剧的发展史,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和好评。在文化长廊建设过程中,从选址到落成,他多次赴安徽博物院与专家沟通,邀请专家现场调研,精心设计,从省文化和旅游厅筹资50万元,在村文化广场南部,建成长约60米的文化长廊,用以开展“廉政、文化、法治”等为主题的各项宣传活动。

  锤炼优良作风,践行要求“强四力”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队伍提出的要求。柏松同志在扶贫工作中深入践行“四力”。

  多走多访强脚力。柏松同志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想了解真实情况就要多走多访,对村里贫困户的子女,柏松从不掉以轻心。他了解到贫困户戚红田家的大女儿戚园园在外地读高中,即将失学的情况后立刻四处奔走,先后募集助学金超过1.2万元。他了解到贫困户胡厚国、冯学文家庭生活艰苦,棉被和衣物破旧,难以过冬,便联系战友单位积极捐钱、捐物,在新年到来前为他们购置新的棉衣和棉被、垫褥,并送上5箱捐赠衣物。

  紧盯细看强眼力。新冠疫情发生后,柏松同志主动放弃春节休假,第一时间到位到岗,与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一起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柏松同志既“提前”研判,做好风险把控,又“靠前”指挥,主动到偏远村民小组开展摸排、宣传工作。在他带领下,村防疫管理既做到坚决严防死守,层层把守,又做到耐心细致上门宣传解释和防疫重要性的宣讲,防疫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取得了群众理解和支持。为疫情防控保障工作落实到位,他默默地既做“实事”又做“好事”。在加班加点统计村里所需的防疫物资情况后,他又多方联系寻求解决办法,通过协调各类资源为村里解决200只口罩、10瓶84消毒液、10支测温仪,经过数月努力,杨公村疫情防控平稳有序,未出现一例确诊和疑似病例。

  杨公村举办2020年省乡村春晚专场演出

  精心谋划强脑力。柏松同志在发现杨公村希望小学文化设施比较落后时,思考谋划如何通过长效的方式来精准定期帮扶。于是他通过省文化和旅游厅及社会的支持,联系省图书馆志愿者团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合肥红星路小学等单位,与村希望小学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村希望小学搭建平台,活动中柏松同志充当服务员,热心为老师和孩子们服务。

  一丝不苟强笔力。由于曾在基建部门工作过,柏松具体负责村里建设农民文化乐园、修水渠、安装路灯等工程,每一个工程的每一个数据,柏松都自己测算核算,确保工程项目准确精确。柏松同志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把村里每一点变化都记录下来。

  做好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底气足”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杨公村136户贫困户均已达到现行标准下的脱贫线,成功脱贫。柏松同志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结合文章”。

  建立返贫防线。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不摘”的要求,针对有疑虑的脱贫户,柏松同志做好政策宣传解释,消除他们对政策的疑虑。针对边缘户,柏松同志经常登门,帮助解决就业和生活困难,建立档案资料,利用大数据跟踪脱贫户家庭支出情况。

  靠前谋划产业。乡村振兴首在发展产业,柏松同志结合杨公村是农业大村的特点,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农业发展先进村镇,靠前谋划菊花种植和大棚产业。发挥文旅系统的优势,筹划乡村旅游项目,柏松同志多次邀请专家为杨公村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并稳步推进,旨在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创建商标品牌。结合省级非遗项目翁墩剪纸,柏松同志设计了“杨娃娃”文旅IP形象,并联系省有关人员进行商标注册申请,积极探索“杨娃娃”品牌商标附加值,研发一系列文创产品,拉长杨公村产业链,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编辑: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