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8 14:10
来源:中安效能
收藏
打印
2021年6月,陈久奎带着组织的重托和对群众的深情来到叶集区合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通过驻村工作队半年的有效工作,村脱贫人口纯收入17932元,增长率8.1%。在区选派干部考核中陈久奎和翁仕健获得“优秀”等次。2022年陈久奎被六安市评为2021年度定点帮扶先进个人。2022年六安市被叶集区评为乡村振兴先进个人
合兴村从2014年11月开始,省商务厅开展驻村帮扶以来,先后选派3批(六、七、八)5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合兴村基础设施建设逐年改善,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年增加(2016年空壳村,2019年24.1万元,2021年达到73万元,2022年预计达到106万元),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村容村貌美丽如画,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用实绩生动讲述了乡村振兴工作的“安徽故事”。
驻村帮扶工作已见成效。当记者询问驻村工作以来有什么感悟时,陈久奎书记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说,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只有把党建抓在手上,把工作放在腿上,把自己融在村上,把村民记在心上,把村庄看在眼上,把振兴放在肩上;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脚下这片土地,才能把心真正融入到百姓中,才能了解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才能找准“病根”,才能找到开锁的“钥匙”,才能推深做实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同时,赢得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尤为重要。在谋划乡村振兴工作中,一定要结合村情,符合当地的政策,充分发挥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的优势,要积极与所在乡(镇)、县(区)相关部门和分管领导沟通对接,争取他们政策上的支持,引起他们足够重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再者要跨村联合打造片区整体优势。要突出跨村联合、连片提升,开展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打造区域共赢的发展路径。变“单打独斗”为“集约共建”、变“各自为政”为“优势互补”,推动“一村富”走向“村村富”,“一处美”变成“一片美”。通过加强示范引领、片区联动、品牌共建,打造整体优势,实现乡村振兴的区域共富。要从原来靠出租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中跳出来,鼓励村干部带头当小老板,与诚信大企业合作,利用村集体经济投资入股,增加经营性收入。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兴旺。只有产业发展,才能做大做强村级产业、才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才能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我们要在本村产业发展的上、下游产业链上下功夫,聚焦种苗、种植、销售及提升产品附加值等环节,招项目、谈合作、引人才、强技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破解村级产业市场竞争力弱、产品单一、规模较小、技术不成熟等发展难题,达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局面。要结合上级政策。认真学习省、市、区印发的相关产业政策,根据村龙头企业发展实际,确定产业未来3-5年发展方向,确保发展方向不偏,有可持续发展潜力。要结合本村需要。发展什么产业,一定要符合群众的意愿,避免富了企业,群众得不到实惠。通过龙头企业示范、订单式农业等模式,增强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为进一步扩大规模打下坚实的基础。村里要明确一名产业发展副主任,专司产业,不断优化特色产业发展结构,筑牢产业发展根基,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聚焦长三角一体化,结合村产业规划布局和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选择适合果蔬脆加工品种,进行蔬菜规模化种植,通过蔬菜深加工打通一二产融合,畅通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延长销售期,提升附加值,带动农业转型升级。
以上这些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只有沉浸在基层工作之中才能真正获得,让人感觉到陈久奎书记进入驻村“第一书记”角色快,适应乡村振兴工作能力强,在真心真情为群众谋福利。
不妨给面前的陈久奎画个像:驻村工作抢着干、主动干、创造性地干,为了工作可以想尽办法、吃尽千辛万苦;不图名不图利、不畏难不怕烦,再难啃的骨头、再烫手的山芋,都能事不避难、担当作为;一心扑在工作上,像老黄牛一样,埋头干事而不张扬,不待扬鞭自奋蹄。
2021年,陈久奎驻村工作以来,在姚李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先后组织召开或参加村两委会12次,研究谋划村疫情防控、万亩高标农田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2次为村党员代表上党课,每月与村支两委干部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先后参加10个村民组召开的板凳会,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粮食安全重要讲话精神等,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不断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结合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优化了村级组织,强化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近年来,驻村工作队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组织人员对集聚村庄及主干道周边的白色垃圾和杂物进行清理。通过打造“法治引领、文明育区暨乡风文明文化长廊”,争取项目支持,新建潘老庄路、松林路和和平冲西路。进行万亩高标农田整治,对龙井支渠、储小庄支渠进行清淤。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协调省商务厅、区委办等帮扶单位,向村捐赠7000只口罩、20箱方便面、10箱矿泉水等物资。协调六安市国元保险公司帮助解决洼楼组村民帮扶5万元。协调六安市中擎电机公司到村慰问因学致贫、退休老村干、老党员、边缘易致贫户等8户,共计4000元。
根据省、市、区乡村振兴局防止返贫检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部署,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缺一项的要求,陈久奎带领工作队,与村干部、村民组长、网格员入户排查。围绕9类重点人群,对全村1175户进行大排查。还重点到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一般农户、边缘户家中走访,了解情况,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并与村两委沟通协调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
驻村工作队先后联系安徽智安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江艺天汇、区委办、区商务局等单位到村慰问50户,送去慰问金1.5万余元。2022年春节前,协调厅机关对2名因换届退出村“两委”老村干部进行慰问,慰问金2000元。根据村实际需要,协调厅机关向村捐赠了7000片一次性医用口罩。协调区委办解决村26盏路灯维修费用2万元,协调厅机关帮助解决村文化墙建设4.5万元。去年9月17日,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本清带领5名处长到村走访入户帮扶对象,并送上慰问品,合计1500元。
陈久奎率领村两委一班人协调了安徽江艺天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到村投资优质安全果蔬加配项目,成功注册安徽“鲜必达”果蔬有限公司,在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项目落地在镇双红村,去年8月8日正式投产运营,将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加20万元收入。并将省财政支持10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资金投入该公司,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000元。9月26日,按照厅机关关于开展电商直播人才培训要求,从鼎傲公司、鲜必达果蔬公司派4人参加培训。
2021年,村贝贝南瓜挂面被评为安徽省百佳好网货,合兴村先后被安徽省、六安市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作省、市级示范村。鼎傲公司参加区创新创业大赛荣获一等奖。村申报全省“115”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村和全国“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全省的已获批,全国的在等公示。皖西日报“乡村书记说特产”专栏播发——合兴村火龙果视频,并宣传报道村智慧农业。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对于驻村“第一书记”来说,实践出真知、长才干,实干开新局、创业绩。能否知责于心想干事、担责于身能干事、履责于行干成事,是检验干部忠诚度、事业心和使命感的“试金石”。
乡村振兴,首在用人;用人干事,重在导向。对真抓实干的乡村干部,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应当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在感情上多一些理解和关心、工作上多一些支持和帮助、使用上多一些信任和机会。当越来越多有真才实学的驻村帮扶“第一书记”脱颖而出、受到尊崇,一定会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在乡村振兴大有可为的时代奋发有为。
相信合兴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会佳音颇传,佳绩不断,谱写更加精彩的“安徽故事”。
编辑:岳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