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效能网欢迎您! 效能热线:96980

多措并举见成效 观念一改天地宽

——记优秀扶贫干部夏世轩

2022-05-14 23:49 来源:中安效能 收藏 打印

  夏世轩,是安徽大学资产经营公司副总经理。2017年4月他作为安大选派干部,派往阜南县王化镇张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

  怀揣着组织的重托和对老百姓的真情,夏世轩离开温暖的家庭、离开热爱的科技园岗位、离开省城都市来到了偏僻的田野乡村。从此干净的白衬衫上落了层层尘土和汗渍,锃亮的皮鞋上沾满了每天都擦不净的泥土。5年来和张集村“两委”,发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同心协力谋发展,攻坚克难促脱贫。

  抓好党建促脱贫 带好队伍强素质

  驻村以后,工作队积极履行“一抓双责促脱贫,以党建结对等方式建强基层党组织。工作队成员团结镇村干部,工作同心,调子合拍,广泛宣传扶贫工作方针政策,深入走访困难群众,帮助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扶贫措施,有效发挥安大的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优势,积极争取多方面资源,深入探索张集村脱贫致富之策。张集村曾经号称上访村、捣蛋村,现如今变成了上进村、致富村。

  摸清村情铺富路 人居环境大变化

  张集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位于阜南县王家坝附近,属于淮河行洪区分洪道,全村6700多人口,2014年贫困户建档立卡341户,1445贫困人口,水涝旱灾经常发生,生活十分困难,群众情绪很大。工作队一行3人驻村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白加黑、5+2”不辞辛苦地进行走访,3个月时间,走完了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并耐心地与贫困户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及致贫原因,为他们拟订切合实际的帮扶措施,以达到最佳的帮扶效果。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张集村曾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晴天身灰,雨天一身泥”,老百姓怨声载道叫苦不迭,急切盼着修路。此情此景,让人揪心。夏世轩和村“两委”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先后共投资3000多万元新修40多公里水泥路,从根本上解决了张集人出行难、生产难的问题,村里还陆续安装路灯260余盏,照亮了张集村昔日漆黑一片的夜晚,也点亮了村民心中的希望。还多方筹资300多万元用于人居环境建设,修建了十多公里的下水管网,农村电网、安全饮水、无线网络实现农户全覆盖,村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投资400多万元用于光伏发电,实现贫困户光伏发电全覆盖,每户一年增加光伏扶贫达4000余元收入。投资271万元建设5个村级文化广场,给村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投资130万元建设张集新村室、村卫生室,分别于19年、20年乔迁入驻,极大改善了工作环境和办公条件,激发大家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工作自信心。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民辛劳为民甜”。随着双基建设和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如今,村民们白天可以在凉亭里下棋或聊天,晚上可以在路灯下散步或健身,文化广场时时看到她们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享受着城市人的生活。昔日贫困村、落后村,今日已经变成幸福村、快乐村。

  扶贫扶志扶精神 观念一改天地宽

  扶贫先扶智,才能断穷根。为了让村民发展产业了解种养技术,村里先后组织20多场关于食用菌、家庭农场、病虫防治、养鹅、龙虾、蔬菜大棚等种养技术培训,还走出家门到先进村参观学习,提高村民科学种植养殖的能力。

  驻村工作队还积极发挥桥梁作用,累计邀请了十几支来自安大各院系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到村宣传党的政策,把新技术新思想带入农户家。还邀请安大唐仲英爱心社等爱心团队来王化镇中心学校和张集村小学教学点开展暑期助学活动,有300多名学生受到助学帮扶。

  在安大党委组织部、扶贫办、继续学院以及王化镇领导支持下,夏世轩于2020年12月对王化镇50余名乡村干部能力提升开展了为期三天针对性学习培训,颁发安大结业证书,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和安徽名人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正如一位村书记所言:这辈子没有上过大学,很是遗憾,有幸来省城合肥到安徽大学高等学府参加首场培训,不光提升了工作能力开阔了眼界,还圆了一次大学梦。

  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伴着产业行。发展产业,不仅可以给贫困户带来就业机会,还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村“两委”积极谋划产业发展,争取资金256万元申请建设3幢现代化养猪场3600平方米,已交予汉世伟集团承包经营,带动十余贫困户,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38万元租金。镇里的一位领导说,仅养猪产业,将让张集村的率先致富,为今后步入阜南县的富裕村行列打下基础。我们刚到村时,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这些年通过光伏发电、产业带动或入资分红、固定资产出租、沟塘承包等相关资源整合,如今村集体资金达到80万元。

  通过招商引资,努力发挥本村在外打工率先富裕起来的带头人作用,多次与本村创业成功人士王道海联系,先后在张集村投资近1000万建设约1800平方米的食品加工厂,带动20多位贫困户,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实现就业梦。同时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把农户种养的农产品远销上海、苏州、合肥等大城市,缓解种养户后顾之忧,带动农户增收, 增加村集体收入。今年该食品公司陆续为安大春节慰问送达了3200余份100多万元牛羊鸡肉大礼包,促进消费扶贫,厂家诚信经营质量至上,受到了安大教职工一致好评。该食品公司是由王道海从苏州回村创业引资成果。“如果没有安徽大学驻村工作队前期的执著和认真,很难如期开工。”王道海高兴地说。

  在夏世轩带领下,他们还多方努力筹集资金,为贫困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先后争取中组部发展集体经济25万元,争取安大各项支持共计70余万元,获阜南县扶贫局和其他部门产业支持70多万元,为张集村“户脱贫、村出列”提供了坚实的项目支撑。还与金融系统对接,签订多方协议完成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贷自用500多万元的农商行贷款资金,带动50多家贫困户。

  如果脱贫攻坚是一场大的战役,那么产业发展和产业带动则是这场战役中的堡垒战攻坚战。张集村出列后,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主抓点,排除干扰坚定不移地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成立张集村特色种养专业合作社,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张集村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张集村曾没有像样的产业,如今大棚蔬菜、芡实种植以及龙虾养殖规模均扩大至100亩,共带动了50多家贫困户。贫困户把土地出租给大户,不光每年每亩可以收取租金700元,还可以优先到种养基地里打零工,平均一年可挣到六千多元的劳工费,更重要的是他们跟着大户学到了种养技术,掌握了致富本领,激活了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贫困户王影自立门户承包6亩地自建8个蔬菜大棚,还带动3个贫困户一起致富,光是当年开春一季西瓜就挣了2万余元,实现了个人脱贫。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有十几贫困户也发展种养产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

  张集村抢抓机遇积极申报各类产业项目入库工作,已批准48万元龙虾养殖和中组部50万元村级发展集体资金,以及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资金272万元,均实施完毕。目前张集村又向农村局申报资金200万元,拟再建一栋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养猪场,为扩大养殖规模,巩固脱贫成果形成“自我造血”功能提供项目支持。

  特色产业致富示范效果不仅带富了张集,还产生了较好社会扶贫效果。2018年8月和2020年6月,阜南县电视台两次前来张集村,对我们工作队进行了专题采访,并制作了纪录片《扶贫路上的故事--夏世轩》等,在阜阳市、阜南县电视台新闻联播时段连续播放。

  自古忠孝难两全 甘做最美扶贫人

  扶贫路上牢记使命,再苦再难咬紧牙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5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夏世轩感到自豪欣慰。站在道路宽阔环境变美的村头,扶贫任期件件往事涌上他的心头:

  ——始终坚持吃住在村,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克难中,就连母亲生病也不能在床前奉养尽爱,母亲临终时也没能及时前往尽孝。刻骨铭心地记得,那是2017年入秋,得知母亲病重,可在一线夜以继日忙扶贫,他顾不上回家探望或照顾。十月中旬一天凌晨三点,突然接到家人打来电话:“母亲病危速回见最后一面。”当夜便冒雨兼程从村室赶往肥东老家,下了高速得知母亲已撒手人寰,他捶胸顿足心痛不已,留下了终生难以弥补的遗憾。短短三天草草办理母亲的后事,便又忍着悲痛返回扶贫岗位上,为张集村本年度脱贫出列继续奋力攻坚。此事过去4年了,每每想起心里总是不能平静,满含泪眼无尽心痛,但看到当年度张集村有152家贫困户脱贫以及扶贫工作顺利通过第三方考核评估完成村出列目标任务,他心中又得到了莫大安慰。

  ——2018年正当脱贫攻坚克难正酣时,夏世轩爱人在家不慎摔伤,造成轻微骨裂,行动不便,他却远在阜南脱不开身。那段时间,爱人一人默默承受着伤痛和内心孤独,整整七天靠打电话叫外卖维持其日常生活。

  夏世轩是2004年从部队转业到安大工作,2006年作为第三批选派干部在安庆经开区挂职三年,2009年又在长丰县江淮分水岭挂职两年多,2017年又作为第七批选派干部来阜南挂职扶贫,经常与家人过着聚少离多的两地生活。当得知组织上第三次安排下乡扶贫时,他爱人当时就哭了,吵着闹着不让去艰苦的阜南县入村扶贫,如今在他真心付出、真情扶贫的行动影响下,家属也由想不通转为理解和支持,并且多次亲历张集村驻地陪同扶贫,正如他爱人所说,曾经小孩上学读书我陪读,如今我家老夏驻村扶贫,我来陪扶。扶贫路上在夏世轩最苦最郁闷时给了极大的支持和精神抚慰,作为一名党员贤内助支持丈夫扶贫工作同样表现出了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2018年元月初,一场突如其来多年未有的大雪,让本来道路不畅通的张集村交通再次受阻,住在张集村室的工作队成员,面临停电停水停网停炊等窘境,一连好几天靠萝卜咸菜吃方便面过日子,虽然镇领导派人送生活用品,却因风雪交加送菜人几次都被挡在半路上,面对这种“上甘岭”式的蜗居生活,也暗自沮丧一度懊恼后悔,但他们没有趴下退缩,想到安大领导的重托,想到身后还有很多贫困户没有脱贫,尤其是那些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艰难生活的状况,着实令人忧心忡忡夜不能寐,看着困难群众一个个充满期望的眼神,他们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曾是军人出身的夏世轩扪心自问,脱贫攻坚好比前线打仗,往前冲是好汉,退缩向后是狗雄,脱贫攻坚正处于关键时刻,岂能违背初心半途而废做“逃兵”当孬种呢?

  ——本村贫困户张传学,家里两个孩子15岁张星月和11岁张倩倩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入户口,曾一度给困难家庭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也给脱贫工作带来新情况,给返贫工作带来新风险,从此他们便踏上了长达一年的艰辛户籍路,在村镇和县十多个办事部门及各级领导的关心偏爱下,终于苦尽甘来,两个孩子的户籍已顺利办妥。张传学是一个弱势贫困户,户籍如何申请办理,传学本人象盲人摸象一头雾水,除了只会按手印,不会语言表达,除了“我要上访”,不会与人沟通,连斗大的字也不认识。“若不是夏书记真情无私帮扶,两个孩子的户籍我一辈子也办不好。”张传学是这样对村民说。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男人,夏世轩只觉得自己愧对母亲、爱人和家庭。在平凡的扶贫岗位上,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遭遇,当扶贫工作需要时,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发扬王家坝“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忍受家人的抱怨,隐藏心痛委屈,承担工作压力和生活困难,义无反顾毅然选择先公后私这种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这么多年来,在基层一线扶贫工作中,夏世轩从来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个人的要求,工作中任劳任怨、忠诚担当,遇到问题总是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王化镇党委书记马俊广这样评价他。

  四年多来,安大扶贫工作得到了阜南县委、县政府和县扶贫局的认可,2017年他作为驻村工作队“最美扶贫人”登台领奖并接受记者采访。当年,王化镇党委政府和县扶贫局联合发文开展向安徽大学驻村工作队学习的决定,得到安大党委和领导的好评。2018年上半年安大驻村工作队又被王化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李贤被评为王化好人阜南好人,夏世轩和杨国志被安徽大学党委评为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去年底安大驻村工作队被阜南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扶贫工作队集体。他也连续两年被评为阜南县最美扶贫人,2019年10月份被省属单位评为优秀扶贫干部。

  扶贫工作平凡而艰辛,没有光鲜亮丽,没有鲜花掌声。扶贫人有如一支蜡,默默燃烧自己,才能点燃贫困家庭的希望之火;扶贫人又如一株梅,即使零落成泥,也要为扶贫事业献上一缕香。扶贫路上,夏世轩和他的驻村工作队不忘初心只争朝夕,一张张挂在乡亲们脸上的绚烂笑容,正是脱贫攻坚成果最靓丽的底色;目之所及的水绿山青、产业兴旺,更是奋斗道路上最耀眼的光芒!

编辑:岳思源